茶经

《茶经》成书于唐代,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它是“茶圣”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。《茶经》为后世茶人提供了品茶香、行茶道、论茶艺、学茶礼的典范。品茶、研习茶艺、茶道,以及茶的保键作用等,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日常生活(休闲、会友、养生等)的必需。
宋 新安王子鸾,鸾兄豫章王子尚,鲍昭妹令晖,八公山沙门昙济。
【原文】
 
① 新安王子鸾,鸾兄豫章王子尚②,鲍昭妹令晖③,八公山④沙门⑤昙济⑥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宋:指南朝宋,宋武帝刘裕推翻东晋政权,建立宋国,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
 
②新安王子鸾,鸾兄豫章王子尚:刘子鸾、刘子尚,都是南北朝时宋孝武帝的儿子。一封新安王,一封豫章王。子尚为兄,子鸾为弟。
 
③鲍昭妹令晖:鲍昭,即鲍照,字明远,东海郡(今江苏镇江)人,南朝著名诗人。其妹令晖,擅长词赋,钟嵘《诗品》说她“歌诗往往崭绝清巧。《拟古》尤胜”。
 
④八公山: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古城以北两公里,是著名的文化胜地。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主要活动地,这儿曾集中了大量当时国内的一流知识分子,博大精深的《淮南子》也是在这里诞生的。
 
⑤沙门:佛教术语,原为古印度的宗教名词,泛指出家,修行、苦行、禁欲,以乞食为生的宗教人士,后为佛教所吸收,成为佛教男性出家人“比丘”的代名词。
 
⑥昙济:南朝宋代僧人。
 
【翻译】
 
南北朝时宋新安王刘子鸾,子鸾之兄豫章王刘子尚,鲍照之妹鲍令晖,八公山的和尚昙济。
 
【延伸阅读】
 
两汉到三国,在巴蜀之外,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物,饮茶限于王公朝士。两晋南北朝时期,茶已摆脱了一般的饮食形态,步入了文化圈。释道说的《续名僧传》:“宋释法瑶,姓杨氏,河东人。……年垂悬车,饭所饮茶。”南朝宋山谦之《吴兴记》有“乌程温度,出御荈”“长兴啄木岑,每岁吴兴、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,有境会亭”的记载。
 
大量的史料说明,南北朝时期的茶风与魏晋时期相比显得更加浓烈。《宋录》:“新安王子鸾、豫章王子尚,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。道人设荼茗,子尚味之,曰:‘此甘露也,何言荼茗?’”昙济十三岁出家,后拜鸠摩罗什高徒僧导为师。他从关中来到寿春(今安徽寿县),与其师一起创立了成实师说的南派——寿春系。昙济擅长《成唯识论》,对“三论”、《涅槃》也颇有研究,曾著《六家七宗论》,为一代名僧。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,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。两位小王子造访昙济,昙济设茶待客。可见在当时,两晋南北朝时期,佛教徒已开始以茶待客。
 
弘君举《食檄》:“寒温既毕,应下霜华之茗,三爵而终。”客人到来,见面寒暄之后,先请饮三杯茶。茶是士大夫家庭待客的必备之物,晋时客来敬茶的礼俗已经形成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茶经》刘艳春译注版本 原作者:唐 陆羽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