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经

《茶经》成书于唐代,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,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它是“茶圣”陆羽毕生茶事绝学的心髓。《茶经》为后世茶人提供了品茶香、行茶道、论茶艺、学茶礼的典范。品茶、研习茶艺、茶道,以及茶的保键作用等,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日常生活(休闲、会友、养生等)的必需。
自采至于封,七经目。自胡靴至于霜荷,八等。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,斯鉴之下也;以皱黄坳垤言佳者,鉴之次也。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,鉴之上也。何者?出膏者光,含膏者皱;宿制者则黑,日成者则黄;蒸压则平正,纵之则坳垤。此茶与草木叶一也。茶之否臧,存于口诀。
【原文】
 
自采至于封,七经目。自胡靴至于霜荷,八等。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,斯鉴之下也;以皱黄坳垤①言佳者,鉴之次也。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,鉴之上也。何者?出膏者光,含膏者皱;宿制者则黑,日成者则黄;蒸压则平正,纵之②则坳垤。此茶与草木叶一也。茶之否臧③,存于口诀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坳垤:高低不平,这里指凸凹不平的茶饼表面。坳:地面最低处。垤:小土丘。
 
②纵之:敷衍了事,做事不认真。
 
③否臧:善恶。否:恶,坏。臧:好。
 
【翻译】
 
从茶的采摘到封装制好,共需七道工序。从胡人靴子般的皱缩状到经霜荷叶般的衰萎状,分八个等级。下等的鉴别方法是把光亮、黑色、平整作为好茶的标志;次等的鉴别方法是把皱缩、黄色、凸凹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;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既能指出茶的妙处,又能道出不好之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压出了茶汁的表面就光润,含着茶汁的则皱缩;隔夜制成的色黑,当天制成的色黄;平整是因蒸后压得紧,凸凹是任其自然,压得不紧。这是茶和草木叶子的共同特点。关于茶好坏的鉴定,还有一套口口相传的秘诀。
 
【延伸阅读】
 
唐代的饮用茶,都是以蒸青团茶为主,按照其品质优劣可以分为八个级别,分别是胡靴型、牛臆型、浮云型、拂水型、膏土型、地潦型、竹撬圣及霜荷型。胡靴、牛臆这两种是优质茶中的极品,而竹撬圣、霜荷两种最为粗劣。
 
到了宋代,朝廷对团茶的制作更为讲究,团茶品类不断翻新。团茶里开始加入各种香料,甚至用金银重彩来装饰团茶的外表。这些做法显然起到了“不无夺其真味”的反作用。向来就有一大部分人饮茶是为了追求茶的自然香味,他们自然对这样“打扮”茶饼持反对意见。苏东坡曾在读过前人“姜宜煮更夸”诗后,批评唐人饮茶有股“河朔脂麻气”,就是说唐人让其他食物和茶一起煮,已经导致茶失去了本身的真香——更何况直接在茶饼中加香料呢!《茶录》中也旗帜鲜明地坚持茶“香重者”“非上品也”。连宋徽宗赵佶也在《大观茶论》中说:“茶有真香,非龙麝可拟。”
 
其实,团茶的这种革新,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。据史料记载,饮用加了龙脑香料的茶,不但不能让人“清心”,反而会使人心烦胸闷。后来,朝廷就下令,制作茶时不能再加入香料。
 
在民间,因为朝廷的引导,也有茶中加香料的习俗,到明清时期,尽管习俗未能全废,但也难以延续发展了。明人文震亨在《长物志》中也对制茶有“以茶剔叶取心,清泉渍之,去龙脑诸香”的记载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茶经》刘艳春译注版本 原作者:唐 陆羽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