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地,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栎壤,下者生黄土。凡艺而不实,植而罕茂。法如种瓜。三岁可采。野者上,园者次。阳崖阴林:紫者上,绿者次;笋者上,芽者次;叶卷上,叶舒次。阴山坡谷者,不堪采掇,性凝滞,结瘕疾。

【原文】
 
其地,上者生烂石①,中者生栎壤②,下者生黄土③。凡艺④而不实⑤,植而罕茂⑥。法如种瓜⑦。三岁可采。野者上,园者次。阳崖⑧阴林⑨:紫者上,绿者次⑩;笋者上,芽者次⑪;叶卷上,叶舒次⑫。阴山坡谷⑬者,不堪⑭采掇⑮,性凝滞,结瘕⑯疾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烂石:杂有碎石的土壤。
 
②栎壤:含没有风化或半风化的小石粒、砂砾的土壤。
 
③黄土: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黄色土壤,富含铁氧化物。
 
④艺:栽种茶树的技艺。
 
⑤实:扎实,牢靠。
 
⑥植而罕茂:种植后极少能够生长旺盛。
 
⑦法如种瓜: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》一书,其中有对种瓜的详细描述,陆羽认为种茶与种瓜的方法一致。这种方法的要点是精心锄耧土地,挖一尺来深、一尺来宽的坑,在坑底施肥,播撒种子。
 
⑧阳崖:朝向太阳的山崖。
 
⑨阴林:枝叶繁茂、多浓荫的树林。
 
⑩紫者上,绿者次:评判茶叶时以紫色为佳品,绿色次一等,这和现今对茶叶的评判标准不一样。
 
⑪笋者上,芽者次:笋者指茶树的嫩芽,芽头长而肥硕,形如竹笋,用这样的原料制茶品质最好;芽者指茶树生机不足,夹叶较多,芽头短而瘦小,这种原料制作的茶品质不好。
 
⑫叶卷上,叶舒次:茶树嫩叶刚长出,叶子会从两边反卷的就是上品的茶原料。如果嫩叶从开始生长就平展开,则为次品。这也是识别良种茶的特征之一,至今沿用。
 
⑬阴山坡谷:山中不向阳的斜坡地,或指地势深凹的地方。
 
⑭不堪:不可以,不能够。
 
⑮采掇:采摘。
 
⑯瘕:腹内结块的病症。
 
【翻译】
 
茶树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,如果是山间碎石堆积的土壤,就会出产上等好茶;如果是砂壤土质,就会出产中等茶;而黄土中只能产下等茶。种茶的时候,凡是种植技术不扎实的,种出来的茶树极少会有生长茂盛的。应该采用种瓜的方法来种茶。通常种植三年即可采摘茶叶。一般来说,野生茶叶的质量最好,园圃里种植的差一些。生长在向阳山坡上有林木遮蔽的茶树:紫色的茶叶品质好,绿色的差一些;芽叶肥硕像竹笋形状的质量好,而新芽展开像牙板形状的差一些;芽叶的周边会反卷的质量好,边缘平展的差一些。生长在背阴山坡或谷地上的茶树,不宜采摘,这样的茶叶性质凝滞,饮用会导致腹胀。
 
【延伸阅读】
 
茶的好与劣,与茶树生长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,土壤、气候、光照条件等,都影响着茶叶的质量。
 
土壤是茶树生长的最基本条件,茶树成长所需的养料和水分,都来于此。如果土壤里含的石砾多,不仅能保证土层的通透性,还能提供各种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,生长在这里的茶树,就会非常健壮,茶叶中的营养物质也丰富。从气候方面说,茶树比较适应温润的气候条件,雨量多、云雾多、日照少的地方,都有利于茶树的生长。
 
茶树成长需要大量的水分,充足的水可以保证茶树叶在长时间内鲜嫩不老。茶树在生长中需要阳光,但以弱光为宜,漫射光更有利于它的生长。自古就有高山产好茶的说法,很多传统的名茶,浙江华顶云雾茶、江西庐山云雾茶、江苏花果山云雾茶等,多出自高山,因此这些茶多以高山来命名了。
 
【名家杂论】
 
在中国各个民族,各种各样的彩礼中,茶是非常特殊的一种。明代郎瑛编撰的《七修类稿》中,对于茶作为彩礼的意义,作了详细的说明:“种茶下子,不可移植,移植则不复生也。故女子受聘,谓之吃茶。又聘以茶为礼者,见其从一之义。”茶树有认定一个地方绝不挪移的忠贞特性,所以它代表了婚姻“从一而终”的道德观念。人们以茶为礼,大抵由此而来。
 
茶礼从何时开始,尚难定论,不过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,这一礼仪形式却很常见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十一回里有这么一段文字:“衙内道:‘既然好,已是见过,不必再相,命阴阳择吉日良时,行茶礼过去就是了。’”汤显祖《牡丹亭·硬拷》:“我女已亡三年,不说到纳采下茶,便是指腹裁襟,一些没有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里,凤姐因为林黛玉向她要茶吃,便用宝黛的婚事来打趣黛玉:“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,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?”从这些反映古时真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,茶礼在那个时候已经非常普及。
 
茶礼不仅在汉族中盛行,很多少数民族婚礼中也有这一环节。南宋文学家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中写道,湘西一带,少数民族的未婚青年男女,会举行一些集会,其间载歌载舞寻找意中人。其中有首歌,正展现了喝茶定亲的一种风俗。歌中唱道:“小娘子,叶底花,无事出来吃盏茶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