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其造具,若方①春禁火②之时,于野寺山园,丛手而掇③,乃蒸、乃舂,乃复以火干之,则又④棨⑤、扑、焙、贯、棚、穿、育等七事皆废⑥。
【注释】
①方:当时,正当。
②禁火:指清明节前要禁火三日,吃冷食。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,俗称寒食节。
③丛手而掇:大家共同采摘茶叶。
④又:衍字,无实际意义。
⑤棨:用于茶饼上钻孔的锥刀。
⑥废:用不着。
【翻译】
有关制作茶叶的器具,如果当时是春季寒食节前后,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园,大家一起动手采摘茶叶,马上蒸熟,捣碎,用火烘烤干燥,就能够直接饮用。如此一来,制茶用的棨、扑、焙、贯、棚、穿、育等七种工具就都可以不用了。
【延伸阅读】
中国茶叶种类多且出现不少精品,和古代寺院在种茶、制茶上做出的贡献分不开。根据史料记载和流传于民间的传说,中国古今诸多名茶中,有很多最初是由寺院种植、炒制而成。
福建武夷山所产“武夷岩茶”,最早名为“乌龙茶”,此茶以寺院采制的为上品。僧侣在不同时节采茶,制成“寿星眉”“莲子心”和“凤尾龙须”三种名茶。如今身列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,就是北宋时期江苏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采制而成,当时叫“水月茶”。明代隆庆年间,僧人大方制茶精妙,人称“大方茶”,为当时爱茶之人所追捧,皖南茶区所产的“屯绿茶”便由此茶转变而来。另外,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“惠明茶”、普陀山的“佛茶”、黄山的“云雾茶”、云南大理感通寺的“感通茶”、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“罗汉供茶”、杭州法镜寺的“香林茶”等,皆为出自寺院的名茶。
古时很多贡茶也出自寺院,比如,四川雅安所产贡茶“蒙山茶”,后人考证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所植;君山白鹤寺的君山银针,是乾隆时期贡茶。此外,还有产自湖北远安县鹿苑寺的鹿苑茶、浙江杭州垂云寺的垂云茶等。
【名家杂论】
茶尚清俭,禅宗重机锋,茶禅向来就有不解之缘。南宋淳祐年间,杭州灵隐寺普济和尚编集禅宗史书《五灯会元》,其中记载有僧人问如宝禅师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禅师答曰:“饭后三碗茶。”
僧侣缘何与茶结缘?一是寺宇多在名山间,山间种茶最为便利;二是修行之人需长久坐禅修定,体疲身倦,清茶一盏正好调节精神,补充体能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就认为:“茶味苦,饮之使人益思少惰、轻身明目。”
僧侣饮茶之风可追溯到东晋时期,据《晋书·艺术传》记载,昭德寺道开禅师生了重病,昼夜不卧,除了吃些丸药,就是“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”,“茶苏”是用茶叶与果汁、香料调制而成。由此可以看到,当时饮茶的方式并不单一。禅茶之风到唐朝发展得更为兴盛,《
茶经》中的“煎茶法”就源于此。当时僧人之间的交往酬答,往往就是对面而坐,清茶一杯参玄论道。唐代诗僧皎然和尚最喜欢茶诗,本身亦是烹茶高手,曾赋诗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君》,成为一时美谈。
饮茶歌诮崔石使君
越人遗我剡溪茗,采得金芽爨金鼎。
素瓷雪色缥沫香,何似诸仙琼蕊浆。
一饮涤昏寐,情思朗爽满天地。
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。
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
此物清高世莫知,世人饮酒多自欺。
愁看毕卓瓮间夜,笑向陶潜篱下时。
崔侯啜之意不已,狂歌一曲惊人耳。
孰知茶道全尔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
“茶道”两字,也是该诗首次提出。茶道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,还漂洋过海,远播邻邦。日本茶道一贯号称是禅宗的产物,事实上多源自唐宋的煎茶与点茶,其渊源可上溯中唐。日本茶道中“清寂”的禅境,也源自中唐。据《新选昭觉寺志》记载:日本僧人珠光来中国,就学于临济宗克勤禅师,学成回国前,克勤特赠一幅墨宝,上书四字:“茶禅一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