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,以木制之,以竹编之,以纸糊之,中有隔,上有覆,下有床,旁有门,掩一扇,中置一器,贮煻煨火,令煴煴然,江南梅雨时,焚之以火。(育者,以其藏养为名。)

【原文】
 
育,以木制之,以竹编之,以纸糊之,中有隔,上有覆,下有床,旁有门,掩一扇,中置一器,贮煻煨①火,令煴煴②然,江南梅雨时③,焚之以火。(育者,以其藏养为名。)
 
【注释】
 
①煻煨:火未熄灭的热灰,可烧熟东西。
 
②煴煴:燃烧不旺,有火无焰,形容火势微弱。
 
③江南梅雨时:农历四五月,江南一带阴雨连绵,非常潮湿,此时正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,故称“梅雨时节”。
 
【翻译】
 
育,用木制框架,用竹篾编外围,再糊一层纸,中有间隔,上有盖,下有托盘,旁开一扇门,中间放一器皿,盛有火灰,使有火无焰。江南梅雨季节,加火除湿。(育,对茶有很好的保藏养益功能,故此得名。)
 
【延伸阅读】
 
育是一种保存成品茶的竹制器具,有防潮、烘干功能。在潮湿的季节焙茶时,人们把“育”放在木板架上,然后把茶置于中层的隔板上,隔板下面有贮火的器具,器具里面是带火星的糠灰,用微热驱散潮气。焙茶一定要使用文火来煨,而不用火焰烤,如此可以保证水分蒸发后茶叶色、香、味俱在。育既可烘焙茶叶又可贮藏茶叶。
 
到了宋代,人们又发明了一种较为小巧的焙茶工具茶焙。其构造原理和唐代的育非常相似,烘烤时用竹叶或嫩香蒲叶把茶叶封好,放于中间隔板之上,隔两三日焙一次,火温和人体体温大致相当。宋时焙茶还要用焙篓和火炉,焙茶前把燃烧的炭块放在火炉中,再把未燃的炭堆在周围,上面用炭火覆盖。然后把空的焙篓放在火炉上烘干,再把茶叶放在篓中。这时的温度把控也很关键,“以探手炉中,火气虽热,而不至于烫人手者为佳”。
 
明代焙茶时,先用大盆贮火,于火灰中埋入未燃之炭,再用已燃之炭覆盖其上,之后才把茶焙放在上面开始焙茶。
 
【名家杂论】
 
古时候的存藏条件非常有限,为了能够创造一些干燥的条件来储存物品,常常会建造煴阁。陆羽所说的育,和古代通常称为煴阁或煴室的储藏空间非常相似。元代郑铉《寿亲养老新书续编》里面,有对煴阁的解释:“南方暑雨时,茶、药、图籍、皮毛、胶糊物、弓剑色衣、笔墨之类,皆恶蒸溽,悉可置在阁中……阁中循壁为厨,厨三层,壁仍板弥之……天日明燥,即大开门窗,令纳风。日阴晦,则密闭,中设煴炉,常令火气郁郁然。”
 
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,陆羽笔下的育和这里的煴阁设计想法几乎完全一致,保存原理也一样。育用木头做框,四边和上下都是全封闭,开有门而无窗,其余的都是用竹条编织而成,上面再糊上一层隔潮气的纸,增加密封性能。它中间放的器具和火炉相似,平时放炭灰,吸附潮气;到了阴雨连绵的梅雨天就在炭灰中焚火去湿。从里面可以放火炉之类的器具可以看出,育的大小已可作一间储藏室了,这和煴阁更为相似。
 
不过要说明的是,育是专门用来存放烘干茶叶的,所以在密封性上,要求比煴阁要高很多,并没有设计可以纳风的窗户。煴阁应该是南方一些富足之家,出于保存贵重怕潮物品的需要,建造出的储藏间,平时可以开窗透风,潮湿季节才燃火烘烤。世人以为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中所说的煴阁是其独创,由此来看应该是前人发明借鉴而得的。而煴阁的发明是否借鉴了唐时的“育”,就不得而知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