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中,生思州、播州、费州、夷州。

【原文】
 
黔中①,生思州②、播州③、费州④、夷州⑤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黔中:辖境大约在湖北清江中上游、湖南沅江上游、贵州毕节、桐梓、金沙、晴隆一带以东,重庆、广西部分地区。
 
②思州: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沿河县、务川县、印江县以及四川酉阳县。
 
③播州: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遵义县和桐梓县。
 
④费州: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德江、思南。
 
⑤夷州:辖境大致位于今贵州凤岗、绥阳、湄潭一带。
 
【翻译】
 
黔中茶,出产于思州、播州、费州、夷州等地。 
 
【延伸阅读】
 
黔地产好茶由来已久,汉代的《汉阳国志》中有“平夷山出茶”的记载,而陆羽在本书中也多次提到黔地茶。唐之后的诗文里,有很多关于黔地茶的描述,比如黄庭坚词作《阮郎归》:“酒阑传碗舞红裳,都濡春味长。”《清史稿·茶法》也对黔地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。
 
黔地海拔高、温度低,日照时间较少,茶叶中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,这是别的茶所不能及的。黔茶最可贵的,是它古老而神秘的历史。这里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,茶文化由此发祥。在贵州高原,如今还保存着古茶树群落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籽化石,以及最古老的民间茶文化传统。漫长的历史演进中,贵州十七个少数民族,形成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传统。
 
比如毕节、威宁一带,彝族同胞最喜烤茶;贵州黔北地区,至今还保留着吃“油茶”的嗜好,它是用油茶汤和稻米一起泡制的饭食,最受做农活的农民喜爱,正如当地的古老民谚说:“炒油茶泡冷饭,越吃越肯干。” 
 
【名家杂论】
 
茶在黔地少数民族生活中,几乎是少不了的。茶是日常饮食之用的佳品,更是招待客人的不二选择。与此同时,在当地人的一些祭祀活动中,茶也是重要的一种。
 
黔地原住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,他们既有热情待客的传统,又有茶乡待客的特色。在黔南,以茶来招待客人,是最隆重最常见的方式,这种方式有着原始淳朴的讲究。首先待客的茶要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罐罐茶,从迎客到敬茶,分为九步,缺一不可。有客将至,主人首先会邀请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陪客,同时洗刷茶具。待客的殷勤在杯盘碰撞中显露无遗。古人诗句“问答未及已,儿女罗酒浆”之韵,与之非常相似。第二个阶段,让陪客之人和客人相互认识、问候,并置备茶叶与水、茶器。之后,“旋旋续新烟,呼儿劈寒木”,烧火、煮水、烹茶,“入座半瓯轻泛绿,开缄数片浅含黄”,开始品茗……直至宾主其乐融融,酒饭上桌方撤茶。
 
除了款待客人需要茶,黔南少数民族在修建房屋时,也要用到茶。当地人建房,要在奠基的时候进行祭祀,祭品是七碗米、七碗饭、七堆茶叶、七堆烟草、七片铁片、一团盐巴、一套衣服、一碗清水,然后画纸幡旗、撒鲜花。这是祭奠各方神灵保佑家中人丁兴旺,五谷丰登。当房屋已具雏形时,人们还会把茶叶等物品放在梁木上祭奠。房屋盖好,家中女主人则会端出好茶,让亲朋好友一起品饮,宾客一定要举杯饮尽,然后把茶杯双手送回女主人一直端着的茶盘上。房子完工入住后,主人一般还要在房前屋后的菜园中栽种七棵“园干茶”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